嗨! 您好,欢迎来到罗恩试剂!
登录
注册
找产品
研易宝化学百科
搜索
结构式搜索
全部分类
化学
分析科学
生命科学
色谱耗材
材料科学
有机砌块
卤代烃
胺
苯酚
酮
酰卤
羧酸
醛
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
酯
肼
磺胺类药物/亚磺酰胺
有机磷/膦配体
胺盐
叠氮/偶氮/重氮化合物
砜/亚砜类
异氰酸酯
醇
单硫醚/硫醚
硒化合物
氨基醇
硫醇类/巯基化合物
烯烃
芳烃
砷化合物
氰化物/腈
腙
肟
醚
缩醛/缩酮/原酸酯
磺酸/亚磺酸盐
羧酸酐
脲
酰胺/酰胺化合物
胍
硫脲
磺酰卤化物
硫氰酸盐/异硫氰酸盐
炔烃
羧酸盐
烷烃
环氧化物
酰肼
硫代羰基化合物
亚胺/脒/二酰亚胺
特殊合成
合成
氟合成
离子液体
化学生物学
聚乙二醇化修饰
化学连接
氨基酸衍生物
寡核苷酸合成
固相多肽合成
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
多肽合成
多肽耦合
氨基保护
碳水化合物合成
有机金属试剂
有机锂
硼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锗
有机硅
有机铅
有机锌试剂
格氏试剂
有机汞
有机铝
有机铜
有机锡
合成试剂
螯合/络合化合物
氧化
C-X键形成
无机碱
脱水试剂
路易斯酸
有机酸
无机酸
特种气体
无机盐
有机碱
相转移催化剂
耦合
还原
保护和衍生
键形成
C-X键形成(无卤素)
催化和无机化学
钛
镓
钽
铪
钬
钡
锇
镉
钕
砷
铂
锡
锶
钪
铒
铟
铁
铍
镧
锑
锗
钇
铱
钯
铷
铼
硅
碲
锆
铌
无机磷
铥
钴
镍
钒
N-杂环化合物
铅
铜
卟啉
镝
铕
镁
钠
锰
镱
钙
铋
铽
铝
硼
金催化
铬
钌
铊
硒
镥
锂
钼
汞
钾
钆
锌
铑
其他配体
钨
镨
银
金
铈
铯
钐
杂环砌块
吡嗪
呋喃
哒嗪
咔唑
哌啶酮
奎宁
喹恶啉
吲唑
吖啶
其它杂环
四氮唑
吡啶
苯并恶嗪
喹唑啉
噻吩
噻二唑
苯并二氧六环
噻嗪
吡喃
嘧啶
吲哚
吗啉
吡唑
吡咯
咪唑
恶二唑
噻唑
恶唑
三嗪
嘌呤
哌嗪
喹啉
异恶唑
异喹啉
三唑
香豆素
哌啶
不对称合成
手性催化剂,配体和试剂
手性砌块
拆分试剂
手性助剂
稳定性同位素
农业
气体
生物核磁共振
糖
脂肪酸
氨基酸(同位素)
类固醇和激素
标记生物活性物
乙酰辅酶A衍生物
核磁共振溶剂和试剂
保护性氨基酸
香精香料
天然认证产品
精油
合成香料
气相色谱
吸附剂
分析试剂
滴定
特定用途试剂
色谱溶剂/CE试剂
指示剂溶液
杀菌剂和防腐剂
常用分析试剂
衍生化试剂
光谱
树脂与LC分离介质
分子筛,活性碳,助滤剂
硅胶
分析标准品
农残、兽药及化肥类
农业和环境标准品
有机标准溶液
酚类化合物标准品
临床标准品
物理性质
熔点标准品
多环芳烃(PAHs)
化妆品标准品
核材料和放射性标准物质
食品和饮料标准品
无机单元素标准溶液
生命科学标准品
气相色谱标准品(色标)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仪器检定/校准
容量分析滴定液
认证用标准物质
空气检测标准品
中药标准品
高分子标准品
法医和兽医标准品
滴定标准品
具体方法
化学类
离子传感器材料
离子传感器用塑化剂
高压液相色谱
HPLC溶剂
溶剂
四氢呋喃
正己烷
醋酸乙酯
正庚烷
甲醇
丙酮
乙醇
异丙醇
二甲基亚砜
二甲基甲酰胺
氯仿
乙腈
二氯甲烷
苯
生物活性小分子
其他
DNA损伤
干细胞与Wnt信号
神经信号
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
血管生成
代谢
NF-kB
PI3K/Akt/mTOR
蛋白酪氨酸激酶
表观遗传学
细胞凋亡
JAK/STAT
蛋白酶
细胞周期
膜转运/离子通道
内分泌与激素
MAPK
微生物Microbiology
TGF-beta/Smad
细胞骨架信号
癌症研究
化学预防物质
致癌物质
抗肿瘤剂
血管再生
肿瘤生长调节
生化试剂
多肽
酶抑制剂
生物缓冲液
荧光探针,标记,颗粒和染色
酶底物
密度梯度
蛋白质和衍生物
酶与辅酶
碳水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寡核苷酸
抗生素
赋形剂,仅用于研究
螯合剂
变性剂
氨基酸
脂类
发光化合物
去垢剂
微粒
细胞生物学
细胞信号和神经生物学
植物生物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营养学研究
维生素
植物生化提取物
代谢组学
代谢途径
分子生物学
核酸电泳
分子生物学试剂
细胞培养
试剂和补充物
抗体
补充产品
碳水化合物(糖类)
单糖
多糖
微生物学
培养基成分
蛋白组学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结构分析
质谱
蛋白质定量
蛋白电泳
血液学和组织学
染色剂和染料
生物预装柱
填料(或介质)
替代能源
电解质
储氢材料
金属和陶瓷科学
氧化物
硫属化合物
陶瓷
盐
合金
晶体级无机物
金属
碳基材料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陶瓷
交联剂
微米/纳米电子材料
电子材料
电子化学品
气相沉积前驱体
自组装和接触印刷
溶液沉积前驱体
有机和印刷电子学
基质和电极材料
光子和光学材料
合成工具和试剂
升华材料
液晶
OFET和OPV材料
OLED和PLED材料
印刷电子
高分子科学
聚乙二醇和聚氧化乙烯
塑料添加剂
导电聚合物和单体
硅酮
疏水性高分子
亲水性高分子
工程塑料
天然高分子
单体
聚乙二醇修饰剂
聚合引发剂
纳米材料
纳米粒子:金属和金属陶瓷
纳米粉末和粒子分散液
表面功能化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氧化物、氮化物和其他
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杂化材料
树状大分子
碳纳米材料
光学/光谱
显微镜
首页
走进罗恩
导购帮助
经销商ERP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化学百科
基本信息
cas:110-91-8
中文名称:吗啉
中文别名:1,4-氧氮六环;四氢-1,4-噁嗪;1,4-氧氮杂环己烷;对氧氮苯烷;吗啡啉;对氧氮六环;四氢-1,4-恶嗪;
英文名称:morpholine
英文别名:1,4-Oxazinan;1-Oxa-4-azacyclohexane;Tetrahydro-1,4-oxazine;MORPHOLINE,ACS;MORPHOLIN;BASF 238;Drewamine;dihydro-1,4-oxazine;Morpholine;perhydro-1,4-oxazine;
分子式:C4H9NO
分子量:87.12040
精确质量:87.06840
PSA:21.26000
LOGP:-0.0650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氨味。
密度:1.000 g/mL at 20 °C
沸点:129 °C(lit.)
熔点:-5 °C
凝固点:-4.9℃
闪点:96 °F
折射率:n20/D 1.454(lit.)
水溶解性:MISCIBLE
稳定性:Stable. Flamm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acids, acid chlorides, acid anhydrides. Hygroscopic.
储存条件:Store at R.T.
蒸汽密度:3 (vs air)
蒸汽压:10.4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RTECS号:QD6475000
安全说明:S23-S36-S45
WGK Germany:3
危险类别码:R10; R20/21/22; R34
海关编码:293499909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2054 8/PG 1
危险类别:8
包装等级:I
危险品标志:C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1.由二乙醇胺经硫酸脱水环合而得。将二乙醇胺加入水反应锅内,在60℃以下滴加硫酸,加毕,升温于185-195℃,保温30min。冷至60℃以下,滴加氢氧化钠液至pH=11,冷却,过滤,滤液精馏,收集130℃以下馏分,精吗啉含量可达99.5%以上。该法原料易得,目前已成为世界生产吗啉的主要方法。由二噁烷与氨气相催化反应而可制得吗啉。
2.由二乙醇胺在硫酸存在下脱水环合而制得。将二乙醇胺加入反应锅内,在60℃以下滴加H2SO4,加毕升温至185~195℃,保温30min,冷却至60℃,滴加NaOH溶液,使pH=11,冷却过滤,滤液精馏,收集130℃以下馏分即为吗啉。也可用二乙二醇和氨在催化剂存在和压力下制得吗啉。该方法原料易得,成为目前世界上生产吗啉的主要方法。精制方法:将吗啉与金属钠一起回流1小时,在干燥氮气流下常压蒸馏精制。或用无水硫酸钙干燥后分馏。也可以将吗啉制成草酸盐,用60%%乙醇重结晶2次,加入浓氢氧化钾水溶液使吗啉游离出来,分离后用固体氢氧化钾干燥,再用金属钠干燥,然后分馏。3.由二甘醇与氨在氢气和镍催化剂存在下于30~40MPa大气压和150~400℃温度下反应制得。或者由二乙醇胺与过量的浓盐酸(或浓硫酸)作用制得。4.在酸性环境下使二乙醇胺闭环就能制成吗啉,然后通过精馏提纯。
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及树脂、蜡类、虫胶等的溶剂。广泛用作树脂、染料、蜡、虫胶、酪朊等的溶剂,锅炉防腐剂和橡胶硫化促进剂。也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抗氧剂和医药等。用作水处理缓蚀剂,由于其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中和水中的游离二氧化碳提高锅炉给水ph值,减缓二氧化碳的腐蚀。可防止锅炉给水的高温酸性氧化物的腐蚀。医药方面用于合成病毒灵、布洛芬、萘谱里甲氧氯普胺、氟联苯丙酸以及咳必定、甲灭酸等多种重要药物。有机合成方面可用作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吗啉脂肪酸盐等的中间体和原料。该试剂可以作为碱,可以用来合成烯胺和作为Mannich缩合反应时的催化剂。Willgerodt反应吗啡啉可用来作为Kindler改进的Willgerodt反应中的胺组分,在微波照射下,也能发生这种重排反应 (式1,式2)。亚胺的形成吗啡啉是合成烯胺的三个主要二级胺中的一个,碱性比哌啶和四氢吡咯弱,因此烯胺的形成速度要比哌啶和四氢吡咯慢。吗啡啉在形成烯胺的过程中,区域选择性也比吡啶和四氢吡咯差。饱和的醛、酮与吗啡啉合成烯胺时,可以直接在苯中加热反应,或用对甲苯磺酸、四氯化钛催化 (式3),也可用微波照射,或者与三氟磺酸烯醇酯在Pd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 (式4)。吗啡烯胺的应用虽然吗啡啉合成烯胺时的活性不高,但在合成吡咯烷酮衍生物时,产率较高。典型的例子是环戊烯吗啡啉烯胺的酰基化 (式5)。与乙酰化咪唑作用也可以使吗啡啉烯胺形成酰胺,酸化后得到酸 (式6)。用作分析试剂,及树脂、蜡类、虫胶等的溶剂。
毒性
毒性类型/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时间
毒性作用
皮肤/眼刺激毒性 (皮肤给药)
标准德莱赛测试
啮齿动物 - 兔
995 mg/24H
-
急性毒性 (口服)
LD50 - 致命剂量,杀死50%
啮齿动物 - 大鼠
1450 mg/kg
1、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
急性毒性 (吸入)
LC50 - 致命浓度,杀死50%
啮齿动物 - 大鼠
8000 ppm/8H
1、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
加载中...
×
用户登录
邮箱:
密码:
提交
没有账户?点此注册
忘记密码?